所有提交的电子邮件系统将被重定向到在线稿件提交系统.请作者将文章直接提交给在线稿件提交系统各自期刊的。

具有15个操作的16位可逆逻辑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阿卜杜勒卡里姆1E .卡维塔夫人2
  1. 学生[M];电子技术],HKBK工程学院电子与通讯工程系,印度班加罗尔
  2. 金奈阿瓦迪大学圣彼得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学者,印度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HKBKCE教授pg -协调员
相关文章Pubmed谷歌学者

浏览更多相关文章国际电气、电子与仪器工程高级研究杂志

摘要

可逆逻辑是在量子计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兴技术之一。本课题将利用双Peres门、Fredkin门、Toffolli门、DKG门和非门设计一个具有15个运算的16位可逆算术逻辑单元(ALU)。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逆逻辑门的ALU VLSI结构。ALU是CPU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可以作为可编程可逆计算设备(如量子计算机)的一部分。设计了第一个单比特可逆ALU和第二个单比特可逆ALU,然后将16个单比特可逆ALU级联在一起,将执行LSB操作的ALU的进位作为执行下一个LSB操作的ALU的进位的输入。设计在modelsim Altera 6.6d的Verilog中实现和验证。

关键字

可逆逻辑,可逆ALU, MODEL SIM,摩尔定律。

介绍

众所周知,摩尔定律很快就会失效,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微电子领域将会发生一些戏剧性的事情。随着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的数字系统的建立,CMOS电路的功耗已成为一个主要问题。
Landauer[2]证明了功率损耗是不可逆电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特征,无论电路采用何种技术实现,它都具有信息损耗。
同时,Bennett b[3]表明,为了保持电路不耗散任何功率,它必须由可逆门组成。
可逆电路(门)具有相同数量的输入和输出,并且输入和输出向量之间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因此,输入状态向量总是可以唯一地从输出状态向量重建。由于真正的低功耗电路不可能没有可逆逻辑的概念,各种可逆逻辑的技术和电路最近正在研究中。
算术逻辑单元(ALU)本质上是CPU的核心。这允许计算机进行加、减,并执行基本的逻辑运算,如与、或等。由于每台计算机都需要能够执行这些简单的功能,因此它们总是包含在CPU中。ALU是一种组合逻辑电路,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输入,只有一个输出。ALU的输出仅依赖于该时刻的输入作为时间的函数,而不依赖于过去的条件。一个简单的ALU的基本形式包括两个操作数输入,一个用于选择所需操作的输入,一个用于输出结果。ALU的复杂性可能因处理器而异。在[1]中,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一种二进制运算和三种逻辑运算的可逆ALU。目前设计了16位15次操作的ALU。

相关工作

可逆逻辑单元[7],4位加/减电路[7],4位2补可逆电路[9]的设计,采用可逆逻辑[10]的带有桶形移位器的低功耗ALU控制单元的设计,32位可逆ALU[11]的设计,7运算和算术逻辑单元(ALU),可逆控制单元[12]的设计,9运算可逆逻辑电路领域的相关和最新工作。

可逆的盖茨

本文电路设计中使用的可逆逻辑门有NOT门[8]、Feynman门[4]、Toffoli门[5]、Fredkin门[6]、Double Peres门[1]和DKG门[7]。
非栅极[8]是一个最简单的可逆栅极,是一个1*1栅极。非门如图1所示,其量子成本为零。
图像
FEYNMAN GATE[4]可控非(CNOT)栅极是2*2栅极的一个例子。量子成本为1的可逆2*2栅极。如图2所示
图像
TOFFOLI GATE [5] 2 cno门3*3可逆门,具有三个输入和三个输出。其量子成本为5,如图3所示
图像
FREDKIN GATE[6]是3*3门,将输入(A, B, C)映射到输出(P=A, Q=A'B+AC, R=AB+A'C),量子成本为5,如图4所示
图像
双PERES栅极[1]是4*4栅极,量子成本为6。如图5所示
图像
DKG GATE[7]是4* 4可逆DKG GATE[6],可以单独作为可逆全加法器和可逆全减法器工作,如图6所示。可以验证与特定输出模式相对应的输入模式是可以唯一确定的。如果输入A=0,则提议的门作为可逆全加法器工作,如果输入A=1,则它作为可逆全减法器工作。
图像

提出工作

1-BIT-ALU

建议的ALU是15个操作。它有两部分。当选择线s3为零时,选择双佩雷斯栅极[1]作为电路的基极。这里执行的操作有buffer、AND、OR、NAND、NOR、EX-OR和EX-NOR。第二部分以DKG栅极作为电路的基极,当选择线路s3为1时选择。这里执行的操作是add、increment、2的补数、set、subtract、递减、not和clear。根据各种选择行选择的操作如表1所示
图像
图像
当我们将A作为选择线,(B和C)作为输入时,2:1多路复用器使用Fredkin门设计。根据A的值分别为0或1,选择B或C。框图如图7所示。
具有15个操作的1bit ALU的设计如图8所示。
图像
对于16位ALU的设计,我们级联16个1位ALU,如图10所示。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第1位必须加1作为增量,2的补位或减数。SET和CLEAR操作也有细微的变化。因此,如图9所示,设计了一个不同的1位alu,并从2位开始级联到16位。它来自图10中的(A1-A15)。图10中的A0是图8所示的电路。
图像
图像

仿真结果

16位alu设计代码用Verilog编写,在simaltera 6.6d模型上验证的仿真结果如图11、12、13、14所示。
图像
图11。前4次操作(AND, NAND, OR和NOR)的结果
图11显示了前4个操作(AND、NAND、OR和NOR)的结果。这些操作是根据select行s3- 50选择的,如表2所示。由于无法在同一屏幕中容纳,因此图形在每个4个操作中显示。在目前的工作中,ALU是16位的,有15个操作特征,在现有的工作中,仿真结果和设计最多是8到10个特征。
图像
表2显示了根据选择行选择的前4个操作。对两个输入的A和B进行运算,并给出输出。
图像
图12显示了第二个4个操作(Buffer- a, EX-OR, Buffer B, EX-NOR)的结果。根据表3中所示的select行s3-s0来选择这些选项
图像
表3显示了根据选择行选择的后4种操作。对两个输入的A和B进行运算,并给出输出。可执行的操作有:Buffer- a、EX-OR、Buffer B和EX-NOR。
图像
图13。第3个4-运算(ADD, INCREMENT, 2s补,SET)的结果
图13显示了第三个4操作(ADD、INCREMENT、2s COMPLEMENT和SET)的结果。根据选择行s3- 50来选择这些选项,如表4所示
图像
表4显示了根据选择行选择的第三个操作。操作是在2个输入的A和B上执行的,输出是在这里给出的,考虑ADD和SET操作。
图像
图14显示了第四次操作(减法、减量、非、清除)的结果。根据选择行s3- 50来选择这些选项,如表4所示
图像
表4显示了根据选择行选择的第四个操作。对两个输入的A和B进行运算,并给出输出。执行的操作有减法、减法、非和清除。

结论

这个16位可逆Alu是在Verilog中使用modelsim ALTERA 6.6d设计和实现的。本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ALU的功能增加到15位,将宽度增加到16位。为了进一步的研究,该ALU可以扩展到32位和64位,并且还可以添加更多的功能。
该设计使用Verilog进行验证,该Verilog具有输入到输出单向功能的约束,如果我们可以使用支持双向功能的工具设计可逆逻辑电路,则可以更好地模拟和分析可逆逻辑结果。

参考文献

  1. Y.syamala和A.V.N Tilak,“可逆的数学逻辑单元”,IEEE会议,2009,第1页:207-211
  2. R. Landauer,“计算过程中的不可逆性和热生成”,IBM研究与发展,5(3),pp: 183- 191,1961。
  3. C. H. Bennett,“计算的逻辑可逆性”,IBM J.研究与发展,17,第525 - 532页,1973年11月。
  4. Feynman, R.,“量子力学计算机”光学,新闻,第11-20页,1985。
  5. Toffolli T,“可逆计算”,技术备忘录MIT/LCS/TM-151, 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1980年2月)。
  6. Fredkin, E.和T. Toffolli,“保守逻辑”,国际。J.理论物理。,21,pp.: 219-253, 1982.
  7. B.Raghukanth, B.Murali Krishna, m.s ridhar, V.G. SanthiSwaroop,“可逆逻辑门与常规逻辑门”,国际工程研究与应用,Vol. 2, pp.148-151,第2期,2012年3 - 4月。
  8. B. Raghu Kanth, B. Murali Krishna,“可逆逻辑门的比较研究”,国际VLSI与信号处理应用,Vol.2, Issue 1, PP(51-55), 2012年2月。
  9. Vandana Shukla, O. P. Singh, G. R. Mishra和R. K. Tiwari, ASET, Amity大学。“一种用于算术逻辑单元的4位2互补可逆电路的设计”,国际计算机应用学报(0975 - 8887),国际通信、计算与信息技术会议(ICCCMIT), 2012。
  10. sazzad Hossain, Uttam Kumar Acharjee, and nazmulhaque, MawlanaBhashani科技大学,“基于可逆逻辑的低功耗ALU控制单元设计”,国际工程学报,商业与企业应用(IJEBEA), 2013。
  11. Ann Susan Varghese, M Tech学生,Anjali V,助理教授,电子与通信系,Mangalam工程学院,Ettumanoor, Kottayam,印度,“32位可逆ALU的设计”,国际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杂志(IJECER), Page: 53-56, Vol. 1第3期,8 - 2013。
  12. Akanksha Dixit, VinodKapse,“基于可逆控制单元的算术与逻辑单元(ALU)设计”,国际工程与创新技术杂志(IJEIT)卷1,第6期,页55-60,2012年6月
全球科技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