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最著名的著作是《风险社会》(Risk Society),该书受到了广泛的讨论;然而,贝克关于现代贫困的主张并没有在贫困研究者中得到同样的关注。的个性化视角认为贫困是一种相对短暂的现象,而民主化视角认为贫困的风险在人口中平均分布。这两种观点都挑战了阶级分析的主流传统,因此都认为贫困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传统的分层因素。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贝克关于贫困的个体化和民主化的论点是基于狭隘的基于收入的定义,(可能的)经验验证取决于贫困的定义和用于检查贫困的方法。我的分析表明动态Perspective(以收入作为贫困的衡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支持贫困的民主化。我对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的其他分析并不支持贝克的观点
乌尔里希·贝克,贫困的民主化,定义。
数位国际知名社会学家[1,2早在1959年,内斯比特就在《社会阶级的衰亡》一文中写了一篇阶级讣告。[3.]解释了阶级概念越来越不适用的原因,指出传统的阶级划分和利益正随着现代服务型经济的发展而瓦解。然而,[4对于社会不平等和贫困,坚持传统的阶级观点。在《累积劣势还是个体化?》他们测试了三个理论视角:阶级视角、社会排斥和个体化理论。他们的结论是,累积劣势和个体化的论点被夸大了,而且没有得到实证支持。尽管各种类型的不平等是相互联系和累积的,但研究人员并不一定认为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个被排斥的少数群体遭受多重剥夺。在个体化的视角中,嵌入在人生转型期的因素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研究人员并没有拒绝这些因素,但他们的目的是证明,在我们的考虑中,包括教育水平、社会阶层和职业地位等总体不平等类别也很重要。只有少数研究人员试图用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些理论观点。这些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贫困定义和不同类型的数据[5-10]因此;得到的结果显著不同,这并不令人惊讶。例如,和[7]应用了来自ECHP数据的比较数据,并得出结论,若干与贫困、个体化和民主化有关的理论必须被拒绝。然而,德国贫困研究人员[5,8,11受到贝克提出的贫困理论的启发。这些德国研究项目的特点是关注收入水平和依赖政府福利的时期。基于这一重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贫困时期都是短暂的,是由于健康问题、离婚等导致的个人生活中的传记转变造成的。8而不是结构因素,特别是社会阶层,这些因素在以前的贫困研究中占据了关注的中心。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讨贫困个体化和民主化的理论视角。它关注一个主要问题:在检验贫困、个体化和民主化理论时,对贫困(收入或相对贫困)的不同定义的应用意味着什么?其目的不是为了验证或证伪任何特定的理论。然而,我想通过证明在这种测试中应用的方法学问题对于确定不同实证调查和设置中的理论解释力是重要的,从而为这一讨论做出贡献。
个体化理论在德国背景下提出,基于[12-14贝克的主要主张是,现在个人行为与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和价值观的联系更少了,在社会阶层方面对集体身份的依赖也更少了。4,7].在很大程度上,个人现在被迫创造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传记。Leisering和Leibfried(1999)在提出另一种对贫困的定义时,受到Beck的个性化理论的强烈启发,提出了他们用Beck的术语理解贫困的核心思想。[8他把贝克的个体化理论分为三个可验证的建议,分别被称为“民主化”、“道德败坏”和“传记化”。贝克在他的民主化理论中声称,会有更多的个人受到贫困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同样容易陷入贫困。某些人仍然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贫穷。贝克特别强调,大多数人对贫穷的体验只是暂时的。因此,贫困时间化指的是贫困可能出现的各种方式:短期、中期或长期的单一时期,或在一个人的生命中重复出现的时期[10].这个时间维度,即一个人一生中贫困时期的客观时间段和主观定位,是贫困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一直被忽视[8关于贫困对个人传记的主观影响,贫困传记的概念基于三个基本假设:(1)贫困与特定的生活事件和传记情节有关。(2)客观困难的环境是由个人赋予环境的传记意义所创造的,贫困是根据其他生活经验所感知和评价的。(3)客观贫困时期被主观的时间取向所掩盖,主观的时间取向从生活角度表征了一个人对贫困的感知。贫困个体化视角的特点是,穷人是一个异质群体(即“贫困的许多方面”),受到一系列因果关系的影响,只有一小部分人面临长期贫困的风险[7].
实证理论检验的依据是1976年、1986年和2000年三次丹麦生活水平调查的数据以及丹麦统计局提供的1991-1999年期间调查参与者的相关收入登记数据。这些调查是根据1976年5166人、1986年4561人及2000年4981人的访谈进行的。共有2335人参与三项统计调查[6因此,数据的力量在于所涵盖的长期跨度,这使得测试个性化和民主化理论成为可能。这些数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10年以上的数据。然而,由于这里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方法和测量问题上,数据的质量比数据的现状要重要得多。我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贫困操作性定义(50%收入中位数贫困线和“相对贫困”),这两种定义分别用于两项不同的研究[6,9,10我使用这些不同的定义来演示给定定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我采用了相对贫困的标准定义。也就是说,穷人是指那些由于经济或物质原因被迫维持较低生活水平的个人,这种生活水平严重限制了参加正常活动的可能性,从而限制了个人或家庭在消费、休闲活动等方面的选择到最低限度,特别是在贫困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10].尽管如此广泛的相对贫困定义被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是一个相当精确的贫困定义,但大多数关于贫困的实证研究使用了贫困的替代指标,如收入门槛[9].我以1991-1999年期间的相关登记数据为基础,将收入中位数50%作为贫困线,以此检验民主化理论[9].我不采用欧盟通常使用的60%贫困线,因为这个确切的贫困线没有科学推理的支持。15我使用人口统计学方法“生活表”来分析一个人在成年后某个阶段经历贫困的概率,分析了丹麦人口中短期和暂时贫困经历的明显程度。尽管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受到了严厉的批评[15,16],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这一批评(这反映在我们前面所述的相对贫困的概念定义中),我使用收入衡量,因为这种衡量是比较来自[的调查]的唯一可能手段。6并研究持续较长时间的贫困。我通过在个人水平上对1991-1999年期间贫困持续时间进行登记数据分析,检验了时间化理论。通过这种方式,我得到了一个涵盖整个研究时期的每一年的观察期,这使得我能够研究收入进入和摆脱贫困的流动性。
对个体化和民主化理论的检验
我对个体化理论的实证检验旨在分析贫困在丹麦人口中“民主地”传播的程度,从而超越了传统的阶级社会障碍,正如[1,8鉴于对贫困的普遍程度和范围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采用纵向而非横向方法进行分析时,似乎越来越肯定的是,贫困的发生比一般假设的要普遍得多。然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适用的贫困线[10因此,确定民主化理论的一个明显的方法是分析在丹麦人口中普遍存在的短期贫困经历的程度。我们的分析是基于与年龄相关的和在成年生活中经历收入贫困的累积风险的计算。与年龄相关的概率列于表1表明在20 - 24岁的人群中,经历一段收入贫困时期的概率特别高(20.45%),而在35岁或以上的人群中,这种概率要低得多(低于5%)。中所列的累积概率表2表明结果高度依赖于作为起点的年龄组。从22岁开始,结果显示,一旦个人过了他或她的75岁生日,这个人经历收入贫困时期的概率是91.1%。从寿命的角度来看,我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至少会经历一次短期的收入贫困。此外,我的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我的分析也表明,单身人士和有孩子的单身人士遭遇收入贫困的概率最高。年轻的单身母亲尤其容易陷入收入贫困;在这些母亲中,91.4%的人在30岁生日之前会经历一段收入贫困的时期。这些结果支持了[17尽管贫困时期通常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会影响到大多数丹麦人,尤其是在成年早期。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这些狭隘的基于收入的贫困测量,我们就可以相对明确地支持贝克关于短期贫困经验的民主风险划分理论。然而,这些基于收入的贫困研究是否描绘了一幅过于悲观的丹麦贫困图景?它们是否实际上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贫困民主化进程已经发生?(表1和表2)。
检验时间化理论
基于1991-1999年期间收入流动的登记数据,我检验了时间化理论,以澄清贫困持续时间。时间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化/民主化理论重叠,因为这两种理论都声称,现在社会阶层在识别贫困倾向的个体方面不那么重要了[4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对长期贫困的调查不同,我采用了一个不同的、更精确的定义,这个定义不仅来自于对持续贫困时期的调查,还包括了在上述9年期间贫困超过4年的个人群体。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得出结论,丹麦长期贫困发生的频率是欧盟其他各种调查结果的两倍多[10]如表3在1991年至1999年期间,大约76%的美国人没有经历过贫困。约13%的人只经历过一次不超过2年的贫困时期,3.5%的人经历过多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年的贫困时期。其余的一组人生活在长期贫困中,占8%,长期贫困的定义是至少有一段较长时间为3年或数段总贫困时间超过4年[10在丹麦,失业的单身母亲尤其会经历长期的贫困(表3)。
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解释认为我们必须保持基于阶级的视角,或者贫困已经个体化[1必须被拒绝。与大多数其他欧洲国家相比,丹麦偏离了长期贫困和剥夺的平均水平。然而,与其他地方一样,同样的个人群体也面临着受到贫穷和匮乏影响的风险。经济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的风险主要影响到单亲父母、失业者和工人阶级中缺乏技能的人[7然而,基于阶级的解释和对贫困个体化的解释不如结构地位和个人传记之间的交集有用。因此,我们强调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以提供更多关于导致某些个人陷入特别脆弱境地的条件的知识。利用贝克提出的观点,人们可以关注那些在一个集体风险群体中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人传记[1].通过关注这种危险传记所涉及的立场和条件的交叉主义,将阶级视角与个体化视角结合起来,变得明显更有说服力[18].这种说服力来自于那些有着高风险经历的人(长期贫困和被社会排斥的人),他们曾经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再也无法恢复,从这些结构上确定的风险群体中招募了他们。然而,关键是这些个体经历的是个体的命运,而不是相对于集体风险群体的其余部分的共同命运。
感谢Taylor & Francis有限公司,http://www.tandfonline.com我的文章《社会排斥还是贫困个体化?》最近两个相互竞争的贫困理论的实证检验”,见:《欧洲社会工作杂志》第18卷,第1期,2015:第17-35页。Carsten Kronborg Bak & Jørgen Elm Larsen。2014年2月6日在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