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提交的电子邮件系统将被重定向到在线稿件提交系统。请作者将文章直接提交给在线稿件提交系统各自期刊的。

丝素模板合成氧化铜纳米颗粒的机理


13th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国际会议

2017年10月26-28日,日本大阪

金钟旭、朴永焕、张石基

首尔国立大学,韩国

海报及接受摘要:参考文献J

DOI:10.4172 / 2321 - 6212 c1 - 009

摘要

本研究以丝素蛋白(SF)为模板,采用简单湿法合成了多种介孔氧化铜(CuO)纳米结构颗粒。以一水乙酸铜、不同量的1 wt% SF水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蒸馏水为溶剂,在60 Â℃的碱性条件下制备CuO纳米颗粒。对纳米颗粒进行了结构表征。控制前驱体溶液中SF分子的数量可以引起CuO/SF纳米结构颗粒形态结构的变化。游离Cu(OH)42-的形成可能被SF打断,Cu(OH)42-离子与SF分子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Cu(OH)42—SF络合物。与SF的配合物的发展可以使Cu(OH)42-更稳定,而不会剧烈转化为CuO。在CuO纳米颗粒的结构形成过程中,Cu(OH)42-在缩合过程中主要沿(010)晶格平面方向生长,Cu(OH)42-在缩合过程中转化为CuO。随着SF用量的增加,由于与SF分子的相互作用,游离OH-离子减少,这些OH-离子优先吸附在CuO纳米晶体的(001)平面上,不仅在(010)平面上聚集,而且在(100)平面上聚集。因此,SF在单斜CuO纳米结构的形成中具有多种作用,如稳定Cu(OH)42-离子而不急剧转变为CuO纳米晶体,以及指导CuO纳米晶体的定向生长。

传记

Jong Wook Kim博士毕业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获得纤维和聚合物科学博士学位。他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生物系统和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在SCI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丝基生物材料领域获得专利20余项。

全球科技峰会